急性中耳炎和慢性中耳炎如何区分?中耳炎是我们常见的耳部疾病,但是中耳炎也分急性中耳炎和慢性中耳炎,那么,我们该如何区分这两种中耳炎呢?
中耳炎,俗称“烂耳朵”,是鼓室粘膜的炎症。病菌进入鼓室,当抵抗力减弱或细菌毒素增强时就产生炎症,其表现为耳内疼痛(夜间加重)、发热、恶寒、口苦、小便红或黄、大便秘结、听力减退等。如鼓膜穿孔,耳内会流出脓液,疼痛会减轻,并常与慢性乳突炎同时存在。急性期治疗不有效,会转变为慢性中耳炎,随体质、气候变化、耳内会经常性流脓液,时多时少,迁延多年。
中耳炎是中耳鼓室粘膜的炎症。多由细菌感染引起。中医称此病为“耳脓”、“耳疳”,认为是因肝胆湿热(火)邪气盛行引起。
中耳炎是很为常见又为人们所熟知的耳部疾病,在小儿科各类疾病中占极高比例。该病对听力的影响是巨大的,甚至会对人的一生造成极其严重的不良后果,因此必须提高警惕。
一般中耳炎又分为急性与慢性中耳炎,急性中耳炎如果及时就医的话,可以治好 并不再反复 , 何谓中耳炎但慢性中耳炎无法治疗。我们需要懂得如何区分,及时就医。
急性中耳炎
急性中耳炎是中耳黏膜的急性化脓性炎症,由咽鼓管途径感染很多见。感冒后咽部、鼻部的炎症向咽鼓管蔓延,咽鼓管咽口及管腔黏膜出现充血、肿胀,纤毛运动发生障碍,致病菌乘虚侵入中耳,引起急性中耳炎。常见的致病菌主要是肺炎球菌、流感嗜血杆菌等,因此预防感冒就能减少急性中耳炎发病的机会。
急性中耳炎以婴儿及幼童在冬季多发,严重情况下可导致失聪。通常急性中耳炎的症状有以下几大方面,如突然发生的耳痛,常伴有感冒或咳嗽;患者若是婴儿便会哭闹不止,并揉擦患耳的耳垂。发热,体温可高达39摄氏度;可能出现呕吐,或者耳道可能流软耳垢或脓液;患耳可能听觉失灵等。这时就该注意及时到专业医院进行诊治。急性中耳炎如果及时就医的话,可以治好 并不再反复 ,若未能及时治疗,或病情较重,就可能形成慢性中耳炎,增加治疗难度与反复 效果。
慢性中耳炎
慢性中耳炎是一个从急性中耳炎开始的长期病变过程,常合并鼓膜穿孔并有脓液从中耳流出,所以也称慢性化脓性中耳炎。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未能及时治疗,拖延六周以上者即为慢性化脓性中耳炎。主要有流脓、
耳鸣、耳痛、头痛、头晕等。可分为三种类型:
1、单纯型:炎症未破坏骨质,耳内流脓为粘脓性或粘淮性,无臭味。
2、坏死形:炎症已侵润到骨质,耳内流出物如干酪样(豆渣样),量少,有血丝。
3、胆脂瘤型:由于炎症的长期刺激,上皮增生活跃,耳内流出物夹杂有上皮脱屑,及黄白色有恶臭的油片状物。后两种类型如不及时治疗,会造成不良后果。
对待疾病我们应该要有一个正确的态度,对疾病要做到早发现、早诊断、早治疗。不要过分担心,只要你能够保持良好的心态,积极治疗,一定能够收获健康的。如有疑问可
点击在线咨询医生或直接拨打医院免费热线:
400-088-5191.